Tag: 電影

[中文歌詞翻譯] Lost Stars/Maroon 5 (魔力紅) – 《曼哈頓戀習曲》主題曲

今年奧斯卡有看到魔力紅上台演出這首,《曼哈頓練習曲》的主題曲,加上Facebook上面討論度好像也蠻高的,所以決定來翻翻看這首。 這首跟上次翻《Big Bang Theory》的時候情緒也差太多了吧!上次是抱著一個北七的心情去翻,所以可以很口語。但這次風格太文青了,還要想很多符合意境的詞彙,害我翻一翻都抑鬱起來了XD 不過挑戰不同風格的歌曲翻譯還是蠻有意思的就是。 Lost Stars 失落之星 Writters Gregg Alexander, Danielle Brisebois, Nick Lashley and Nick Southwood Performance Maroon 5 Please don’t see just a boy caught up in…

[看電影] 別叫我花瓶!五個外柔內剛女性角色

過去的好萊塢電影通常都充滿著濃厚的男性英雄主義,因此大部分的正妹都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個是擔任男主角的隨身花瓶,讓畫面變得好看;另一個就是直接自己出來當主角,殺爆整部電影的反派。 比如說《惡靈古堡》的Alice、《異形》的Ripley、《決戰異世界》的Selene,或是《復仇者聯盟》的黑寡婦等等。 但這篇要講的不是這種外剛內柔老是殺人的硬派角色,今天要講的是那種外柔內剛的,雖然手上沒有刀沒有槍,意志卻比任何人堅定,心臟比任何人都大顆的角色。 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 Alicia 愛上了大學教授,最後結了婚,生了孩子,以為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殊不知坎坷的未來才正要開始。一直到婚後才發現丈夫Nash一直都有精神分裂症纏身,更可怕的是Nash一直執迷不悟的相信這些幻覺都是真的,一段艱辛可歌可泣的故事就此產生。 因為Nash的疾病,因此常常會因為幻覺指使,而去傷害到Alicia,以及他們的孩子。Alicia長年處於一個瀕臨崩潰的邊緣,幾十年無法跟丈夫好好說話,也無法享受房事的樂趣。但對丈夫的愛讓她撐了下來,並且尋找多方管道來協助她的丈夫擺脫病症。 最後雖然還是沒有治好Nash的精神分裂症,但發病多年的Nash也已經習慣了這個症狀,也能夠分辨得出來眼前的是真實的,還是幻覺。最後終於因為年輕時發表的經濟理論,得到了諾貝爾獎。 幾十年來,一直忍受著丈夫的精神分裂症,不離不棄的精神終於修成正果,這種老婆真的是修十輩子都不一定娶的到啊( ′-`)y-~ 神鬼傳奇《The Mummy》- Evelyn 雖然一開始也是個負責尖叫的角色,但對於古埃及文化以及語言的豐富知識,讓Evy在這部片中也擔任起拯救世人普渡眾生的任務。 一開始只是想去傳說中的死亡之城進行普通的考古工作,但Evy白目的把死亡之書的封面文字唸出來,將古老的埃及十大災難帶來了人間,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奔跑、逃脫、被鬼抓、英雄救美的故事。 雖然聽起來很普通,但電影裡面(恩..我只講前兩集)的Evy是Eric的最棒助手,一行人能夠在埃及裡面悠遊自在的到處冒險,甚至被殺死還有人會拿死亡之書來幫你復活,都是Evy的功勞呀(念咒語的人的埃及語是Evy教的)! Evy是我看這部電影的最大動力之一,所以發現第三集沒有Evy的戲份之後我就沒有再找來看了(一直到現在都還沒看XD)。 魔戒《Lord of the Rings》- Arwen 精靈王國瑞文戴爾的精靈公主Arwen,雖然在二三部曲沒有什麼戲分,但在首部曲拯救佛羅多的那一幕真的是帥炸了,讓我記憶猶存,那時候還去找她在河邊的咒語要怎麼唸,結果都看不懂。 身為精靈公主的Arwen,與Aragorn相戀,不斷的為他以及遠征隊出生入死,犧牲小我。比如說上面影片從風雲頂的戒靈追逐戰,擅自脫隊離開精靈族的安全撤離,或是最後為了戀人放棄精靈的永生身分,雖然戲分少,但也足以表達出Arwen堅定的意志和頑固的個性,與其輕飄飄的精靈外表形象大肆相左。 尤其選角找來麗芙泰勒真是非常正確,高瘦的身材配上磁性的口音,作為高大的精靈公主真的是再適合不過。 魔戒《Lord of the…

[影集] 《急診室的春天》ER

這部應該是我人生中看的的第一部影集,大概是小學的時候開始看的,那時候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麼,也沒辦法完全看懂字幕在說什麼,但是看到一群醫護人員在急診室裡面時而驚心動魄,時而感人肺腑的故事,就覺得醫生這職業超帥的,長大一定要當醫生! (當時正值看了什麼電影長大就想當什麼的年紀。) 《急診室的春天》的敘事方式,是由很多很多在醫院,或是醫護人員的私生活所組成的一條完整的故事線,把所有的角色都串了起來,當時電視劇的小情小愛成分還沒有這麼氾濫,還是個令人想把電視打開起來看的時代(離題 這部裡面的愛情成分還是有的,但又覺得跟事實上會發生的方式很接近,是一種很寫實的感情戲,不像一些誇張的山盟海誓,那種你愛他他愛我我愛你的多角戀,因此看了不會讓人覺得很膩。 (這部真的網路上劇照太少…抱歉沒辦法圖文並茂) 《急診室的春天》裡面,我很喜歡的地方是他們有時候會發生一些我們都有聽過,但是我們都沒有親身經歷過的健康教育知識,他們把你在課本上看過的東西活生生地演出來,告訴你這些事情在醫院裡面是怎麼樣一個情況,有時候很趣味,但有時候也會讓人揪心。 講一個趣味的,有一集一開始,急診室出現了一個失智老人,一直不間斷的發出一個規律的噪音,我忘記那個聲音是什麼了,醫生們也很忙沒有空理會這個失智老人,於是就讓他安置在一個診間裡面,讓他自己繼續在裡面製造他的節奏。 其實這集的重點不是那個失智老人,本集重點是中間發生了一些緊急又狗屁倒灶的醫療事件,讓醫生們精神緊繃了一整集,最後終於把所有急診病人都解決,回到那個診間想要圖個清閒,可以做做自己的文書工作。 因為醫生們今天的精神已經耗盡了,腦波太弱,結果這集的最後面竟然是醫生們完全被這個失智老人干擾,一邊寫報告,一邊跟著失智老人一起發出失智老人的噪音,然後這集就結束了XDD 再講一個驚心動魄的,有一集來了一個超級急診病患,馬上要動手術,那天大家狀況不太好有點心浮氣躁的。在手術開始前快速報告的時候有提到,這個人是愛滋病患,動刀的時候請小心,聽完報告後小組就進去開刀。 結果開刀的時候,浮躁的小組成員笨手笨腳的撞到了已經泡在病人血液裡面執刀醫生的手,醫生大驚 (°Д°) 馬上衝到洗手台把手套脫掉開始沖水,沖完把手上的水甩乾之後,手指一個細小的角落開始滲出從剛剛被手術刀割傷而流出來的血。 當時年紀還小的我,是又驚嚇又有成就感。驚嚇的是「完了!血液傳染!」,有成就感的是「我知道!這個健康教育有講過!」,這幕真的蠻Shock的,因此成為我對這部影集的代表印象之一。 雖然好像才追了三季左右(總共15季)(以前不知道影集有分季的,後來大學重追的時候估算值),但這部真的令人印象深刻,後來看的影集大部分都不會像這個一樣還能夠記得部分內容的細節(完全想不起細節的影集ex: FRIENDS、慾望城市、霹靂遊俠只記得「夥計」、馬蓋仙等等),我覺得如果現在再拿出來重播的話,收視應該還是很不錯吧! 剛剛查了一下,片頭曲的作者James Newton Howard,後來也成為好萊塢第一線的紅牌作曲家,麻雀變鳳凰、絕命追殺令、水世界、怪物奇兵、靈異第六感、黑暗騎士(with Hans Zimmer)、血鑽石、我是傳奇、飢餓遊戲等等。 看來這部片頭曲的作曲家,應該是《急診室的春天》裡面,職業發展最順利的人之一吧。

[看電影] 《大藝術家》The Artist - 說故事不用靠台詞

昨天晚上睡覺前覺得好像腦內電影資料庫有點久沒更新,但又覺得很晚了不想看太花精神的東西,於是就選了這部沒有台詞,想說不用多花一份注意力去看下面的字幕應該會比較輕鬆一點,不過事實上有沒有比較輕鬆最後還是感覺不太出來就是XD 當時看完奧斯卡,覺得這部應該很強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配樂),但上映廳數超少,而且都是白天,想說只好等電視了,結果各電視台連要買的意思都沒有,最後終於是在台哥大的My Video上面看完了。 《大藝術家》讓我想到大一的時候修過一堂課叫做「視覺傳播概論」,有一次其中作業是要在校園裡面進行一次的行動藝術表演,我們這組的內容是一位原本穿著整齊服裝,認真在座位上讀書的學生(同學A),因為社會上各種壓力因素的拉扯(背上貼著寫著各個因素紙條的同學B、C、D),最後終於發瘋扯爛上衣在校園裡瘋狂咆嘯。 重點其實不是我們的劇情,是在講評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的建議。他認為我們的構想還OK,但覺得最好的表演,是不能夠透過文字來解說的,如果同學BCD背上沒有那張紙條,用其他表演方式來象徵我們的壓力來源,這個演出就會更完美。 老師的建議我覺得蠻認同的,因此一直到現在我都盡量試著遵循這個模式去呈現一些東西。 (結果現在還是在靠文字吃飯XD 回到正題,《大藝術家》也秉持著這個原則(幾乎啦,有時候還是會有字幕出來),不用台詞就把這個故事說完,而讓我們能夠跟著主角一起沉醉在故事裡面的,就是演員們超豐富的表情(包含狗狗)、畫面表現方式、還有音樂。 角色 《大藝術家》裡的角色演出都很有那種30年代的感覺,誇張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不用台詞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現在角色想要表達的情緒,不論是開心、欣慰、難過、憤怒、捶心肝…,雖然誇張,卻不會讓人覺得油膩,可以很舒服的沉浸在他們的表演中,跟著故事的發展一起體會角色的情緒起伏。 男主角整個臉部表情都很有戲,尤其是眉毛,但不是像卓別林那種喜劇型的表情大爆發,而是另一種比較內斂的,像是讓你感受他的心情,而不是直接把心情表演給你看,男主角招牌的紳士微笑應該電到不少青春少女。 女主角相較之下就比較直接一點,但也有可能是角色的關係,女主角的設定本來就是開朗,略帶三八的形象,因此會有一些比較大的肢體動作,還有比較用力的臉部表情,表演方式雖然有點誇張,但跟男主角搭起來,有種穩重男配天然呆的甜蜜感,不會讓人覺得有違和之處。 其他配角的戲份比較少,所以沒辦法很詳細的去了解他們的表現,唯一一個搶眼的配角就是男主角養的狗狗。 這隻狗狗真的很聰明又忠心,男主角的老婆想要吵架的時候狗狗會出來磕頭謝罪;還有一次在主角窮愁潦倒,發瘋直接放火燒厝的時候,狗狗也跑出去找警察來救人;還有最後有一個我認為是本片哭點最高,也是狗狗的演出。(我真的很喜歡那幕,所以不暴雷大家自己看) 表現手法 雖然《大藝術家》基本上就是一部在描述默片的默片,默片是不可以有講話和任何環境音的,但因為剛剛有提到是「基本上」,事實上《大藝術家》並不完全是默片,他中間有一些有趣的表現手法。 比如說製片告訴主角有聲電影的時代來臨了,主角一直不屑一顧,認為有聲電影是可笑的,但後來因為有聲電影真的太盛行,讓主角的事業來到一個低潮,主角就開始對身邊的環境開始有惡夢和幻覺出現。 比如說有一幕是主角在化妝間的時候,發現他移動桌上物品的時候竟然發出聲音了,讓他感到很訝異(因為這整部片基本上是默片,所以唯一的聲音只會是背景音樂),在這個時候,他聽到外面傳來一些嘻笑聲,出門一看,發現是一群女生有說有笑地走過去,然後他試著發出聲音,但不論是說話,還是大叫,卻什麼聲音也發不出來,最後在絕望的吼叫當中驚醒,原來剛剛只是一場夢。 讓我想到以前小學的時候看志村大爆笑,有一集在講忍者的小故事,志村在一個小房間裡面,他的家人朋友們都會像忍者一樣在房間裡面隱形、瞬間移動,或是在牆壁間穿梭自如,但他怎麼試都沒有辦法做到,於是就一直去撞到牆壁,撞破紙門,搭配罐頭笑聲完成了那天的志村大爆笑。 但我記得蠻清楚的,那次我完全抓不到笑點,而且晚上睡覺還做惡夢,夢到我的家人朋友也都可以輕易地做到一些我做不到的事情。 這部片中出現兩三次這樣的情況,所以有點勾起我的童年陰影XD 音樂 因為這是一部基本上默片,角色不能說話,不能有音效,所以背景音樂就變得非常重要,音樂在這裡的工作是要強化角色的情緒,開心的時候用輕快的複點音符、著急的時候用快速的弦樂上行又下行,再配重重的低銅和定音鼓。 《大藝術家》的配樂跟現代一般電影的配樂不同點是,一般電影配樂因為有音效和演員的台詞,所以只需要擔任氣氛營造的角色,但在這裡,配樂也是主角之一,電影裡面不能說話,所以音樂就要幫忙一起講故事。 不過即便如此《大藝術家》光聽音樂的話,依然沒有辦法知道電影確切在演什麼,但至少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現在這幕的情緒和氣氛,也算是值得一聽的佳作。

[實況] 2015奧斯卡頒獎典禮線上直播 & 得獎名單

(↑↑↑↑可將字幕彈關閉 ↑↑↑↑) 網路直播網址 Twitch (已關台) http://www.twitch.tv/osb20152015 Livehouse.in https://livehouse.in/channel/103365 Douyu (有字幕彈) http://www.douyutv.com/27499 騰訊QQ http://ent.qq.com/zt2015/oscars15live/index.htm 蘋果日報 (僅直播星光大道) http://2015oscars.appledaily.com.tw/ 台視 (有中文講解) http://www.waveq.com/tv/taiwan/channels/taishi.php http://tv.itver.cc/ttv/ 更多資訊 ((((( 第87屆奧斯卡 網路直播 網址 ))))) 第87屆奧斯卡獎入圍及得獎名單 2015 奧斯卡討論區 主持人…

[看電影][原聲帶] 導演們與他愉快的配樂家夥伴

前陣子騎車上班路上,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到導演和配樂這檔子事情,也想到最近當紅的諾蘭和他愉快的夥伴們,於是就決定來介紹一下幾組固定班底的導演配樂連連看。 其實這種心情還蠻可以理解的,當初在做專案執行的時候,明明廠商列表有這麼多選擇,但是最後外包的廠商卻一樣都還是那幾家,因為跟下包商的默契是需要培養的,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看得懂我們的企劃,我們也看得懂他們切板的廠商,豈能是說換就換。 所以一個導演老是跟同一個配樂合作,原因也是可想而知,雖然說可能會有點一成不變,但看著同樣的組合不斷地推出新作,又會令人期待到底這次可以有什麼新的把戲。 Christopher Nolan & Hans Zimmer 查了一下,發現其實諾蘭早期有另一個固定合作的作曲家David Julyan,合作過的作品有《記憶拼圖》、《失眠》、《針鋒相對》,還有《頂尖對決》,因為前面幾部我都沒有看過,加上《頂尖對決》的配樂又被樂評們批的體無完膚,因此我不太知道Julyan的實力與風格,以及為何從諾蘭還沒拍大片就在合作的Julyan,在新歡Hans Zimmer出現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在諾蘭的職業生涯裡,Zimmer出現的時間點是在《黑暗騎士》三部曲,也是諾蘭超級走紅的開始,我覺得這部片是一個剛好天時地利人和的階段,經驗累積多年開始發酵的諾蘭,加上當代配樂大師Zimmer、希斯萊傑演技大爆發的小丑、當紅炸子雞克里斯汀貝爾,把這組人馬推上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諾蘭與他愉快的夥伴們就此誕生。 原來想探討一下Zimmer和諾蘭感情這麼好,是不是因為風格太相近了,但仔細思考之後發現好像也不是這樣。諾蘭的電影通常都需要有一些深層的思考,故事調性也都偏暗色系,所以搭配諾蘭電影的Zimmer配樂也都帶著一層灰暗沉重的色彩,例如《黑暗騎士》、《全面啟動》、《鋼鐵英雄》(監製)、《星際效應》,乍聽之下讓人覺得Zimmer跟諾蘭的Tone調非常合拍。 但Zimmer的其他作品:緊張刺激的《絕地任務》、哀淒的《末代武士》、宏偉壯闊的《埃及王子》、金屬味十足的《不可能的任務2》、歡樂的《馬達加斯加》、還有超現代的Dubstep《蜘蛛人驚奇再起2》等等,風格多元,要什麼有什麼,這才讓人發現,原來諾蘭跟Zimmer一拍即合不是因為Tone調相近,根本就是因為Zimmer配合度實在是太高了,這麼讓人愛不釋手的作曲家當然要趕快交一個起來當朋友才對啊! Tim Burton & Danny Elfman 看圖就知道這是一組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組合,我是在近幾年才發現提姆波頓和Danny Elfman原來一直都有這麼密切的合作關係,而且他們合作的作品大多數都有看過,剛剛查的時候內心就一直頻頻發出日本美食節目會出現的那種讚嘆聲「哦~~~!!!!」,原來這些片都是跟Elfman那些年走過的風雨啊。 提姆波頓的電影風格還蠻好認的,誇張的色調,怪誕的故事,瘋癲的角色,配樂也都帶有一種如浮雲般高深、如幻影般莫測的風采,我看的第一部兩人的合體之作應該是《陰間大法師》,講述一對夫妻死亡之後靈魂依然守在家裡的詭異又搞笑的故事,接著還有詭異的《剪刀手愛德華》、詭異的《斷頭谷》、詭異的《巧克力冒險工廠》、詭異的《地獄新娘》、詭異的《魔鏡夢遊》、詭異的《黑影家族》等等。 順帶一提,我最愛的應該是這部《大智若魚》,也是提姆波頓和Elfman的作品,整部電影在講述主角爸爸一生的故事,故事在荒誕的過去和實際的現在中不斷穿梭,兩條線交叉著進行,整部像是一本哀傷的童話故事,還蠻值得一看。 即使不是在跟提姆波頓合作的時候,Elfman的風格幾乎也都保持一貫的作風,例如:《星際戰警》、《蜘蛛人》(舊版)、《夏綠蒂的網》、《辛普森家族》,因此提姆波頓和Danny Elfman會合作這麼久不是沒有原因的,兩個瘋癲的藝術家碰在一起馬上就黏住了,再加上他們愉快的瘋癲夥伴強尼戴普、Helena Bonham Carter,完全是一群萬聖節會馬上想到的華麗組合。 Steven Spielberg &…

[看電影] Odd Thomas《神鬼廚師》 - 輕鬆歡樂懸疑小品

IMDB|Wikipedia 前陣子吃飯的時候在HBO看到這部,剛好飛哥與小佛沒有在播,看到這部的開頭好像還蠻有趣的,於是索性就繼續看下去,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故事大綱是這樣子的,在餐廳工作的廚師Odd Thomas擁有看的到好兄弟的體質,他的生活本來一切正常,直到小鎮被捲入了一連串的詭異事件,於是開始進行一個著手調查並且拯救世界的行動。 大綱聽起來普普,但這部片一些吸引人的小地方才是加分的項目,主要有下面兩點: 女主角 女主角Stormy很正就是一個超級加分項目了,看完還去google了一下女主角:Addison Timlin,1991年次才23歲呀!看了之前的作品列表,沒看到什麼曾經看過或是有印象的作品,也許未來會有更引人注目的代表作。 雖然Stormy很正很加分,但其實我覺得重點是他跟Odd的互動,是全片的最大焦點之一,Odd總是為人挺身而出,也因為看的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而被大家視為一個怪人(非貶義)。但Stormy感覺完全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發生什麼事情也是會鼓勵Odd說你快去拯救大家,然後不忘叮嚀要小心,全片貫串著這種老夫老妻的默契和體諒,完全沒有發生那種你為什麼都忙著救人不管女朋友的蜘蛛人路線戲碼。 也因為如此,才會讓人整部片能夠很專心的看Odd辦案,還可以享受小倆口的甜蜜鏡頭,不用擔心下一幕又要吵架搞分手 (斜眼看三集都在吵分手的蜘蛛人 主角的人緣 就像上面提到的,雖然Odd整個人看起來很怪(因為看的到飄飄),但整個鎮上面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嘲笑他,或是欺負他,大家都像是眷村裡的老鄰居一樣看到Odd也是熱情地打招呼,或是遇到麻煩也會去找Odd諮詢意見。 其中警長Wyatt(才剛講完綠惡魔就出現了)信任Odd的程度真是出乎我意料,一般電影裡面看的到鬼的主角發現不對勁跑去報警都一定會被趕回來,但這部的主角跑去報警,警長馬上派警力去幫忙,然後說一句「我幫你是因為你從來沒有錯過」,而整部片Odd也真的都沒有給警長漏氣,每次報警都一定會出事,每次預言也都一定會成真。 看著整部片自始至終都完全信任Odd的警長,真的是令人很痛快啊!老早以前就已經看膩那種「講什麼鬼話哈哈哈 」然後耽誤一堆事情讓事件的狀況糟到谷底才要開始處理的劇碼。 話說該不會是警長之前在演綠惡魔的時候看瑪麗珍老是在那邊鬧分手,所以決定加入這部片忘卻一下那種八點檔劇情XD 這部電影也是《神鬼傳奇》系列導演Stephen Sommers的最新力作,往前看了一下作品列表,包含編劇和導演,他的作品也是蠻豐富的,《神鬼傳奇系列》、《魔蠍大帝》、《凡赫辛》和《G.I.JOE》,都是一些賣座的大片,這次看來,Stephen Sommers在產小品電影的功力也是不容小覷。

[看電影] 《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 - 反正都要死了就豁出去吧

衝著今年奧斯卡的得獎大熱門馬修麥康納,決定來看這部得獎之作《藥命俱樂部》。 男主角Ron因為不當的性行為,加上平常嗑藥成性免疫力下降,導致染上愛滋,而整部片就是Ron為了活下去,反抗國家體制,到國外偷渡沒有被核准的藥品回來拯救自己,以及其他的愛滋病患。 雖然整個故事很單純,不太需要努力思考就可以知道接下來要講什麼,但片中Ron不斷的改變,這些溫馨又激勵人心的小地方,我覺得才是讓人覺得好看的重點。 比如說一開始醫生宣布Ron得到了愛滋病,而且已經是末期,最多只能再活30天,Ron無所不用其極拿到實驗中的抗愛滋新藥AZT之後,發現並沒有改善病情,因此開始努力做功課,上網查資料,請教國外的醫生,甚至拿自己做人體實驗,最後終於找到能夠有效抑制病情的療法。 原本整天無所事事吸毒打混嫖妓的Ron,因為這件事情開始認真的研究愛滋病療法,認真的依照規則在過生活 (健康飲食、停止吸毒等等),也認真的要求別人也健康飲食、停止吸毒。後期,在其他愛滋病患前來諮詢的時候,甚至也可以用專業的角度提供治療建議以及開出有效的藥單。 另外最大的亮點,就是Ron在醫院認識一位喜歡穿女裝的同性戀病患Rayon,一開始Ron是一個極度歧視同性戀的心態,在因緣際會之下,兩人成為了Dallas Buyers Club的合作夥伴,一起經營偷渡藥品幫助愛滋病患的事業。 其中一個轉折點,是在超市的一幕,Ron跟Rayon在超市買東西時,碰到Ron以前的好友,於是介紹Rayon給好友認識,但因為對方也強烈歧視同性戀,因此不願意和Rayon握手,甚至還口出惡言。Ron看不下去,最後竟然動粗,為的就是覺得Rayon應該要獲得應有的尊重。(前)好友離開後Ron又繼續若無其事地跟Rayon逛超市聊天打屁,Rayon站在旁邊露出欣慰的笑容,這兩個人的關係從這裡開始已變得像家人一般密不可分。 之前沒注意,看的時候才發現這部片有小時候的偶像珍妮佛嘉納,小時候看《雙面女間諜》的時候覺得她很正,現在看到她,覺得根本就凍齡啊。 雖然有正妹老演員加盟,但其實在這部片裡面她感覺就普普,也許只是因為劇情裡面沒有太多她可以表現的地方,頂多就是出來陪Ron吃飯,或是內心糾結醫療體制真的是對的嗎的時候露出她的招牌皺眉表情。好不容易看到她重出江湖,戲份卻少少,真是令人感到有點落寞。 突然想到,今年的另一個奧斯卡男主角入圍,《瞞天大布局》的克里斯汀貝爾,為了拍片讓自己暴增23公斤,完全沒辦法讓人聯想他曾經是兄貴型男蝙蝠俠;《藥命俱樂部》的馬修麥康納同樣也為戲暴減21公斤,完全脫離過去性格小生的形象。雖然說為了拍戲做出犧牲很有勇氣也很有毅力,但奧斯卡每次都提名這種不健康行為,真的是值得讚賞的嗎? 配樂 整部片其實蠻安靜的,沒有什麼配樂,事實上應該是完全沒有配樂,只有歌曲專輯,不過也許就是因為少了其他的調味料,才會讓馬修可以盡情表現出原味的風采。

[看電影] 《控制》Gone Girl - 副標怎麼寫好像都會爆雷只好寫天了

某天跟同事去採訪店家之後,結束不知道要去哪裡,索性就衝了一發《控制》,果然是最新目瞪口呆力作,看到劇情高潮大家都傻了。 點進去就要開始雷了喔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了,電影的前半段和後半段幾乎是完全不同的風格,我覺得事情是這樣的。 電影在前半段的走向,是以失蹤妻子過去的日記,以及時間線最前頭丈夫的故事,用一種非線性交叉的方式進行,基本上可以說是兩條同時進行,但時間點不同的支線。 第一階段:QQ” 進行式支線:尋找妻子的丈夫 在妻子失蹤之後,發現各項證據都指向一個事實:丈夫殺了妻子。 在大眾眼裡看起來似乎真的是這麼回事,因為各項生活中的小細節都讓人產生各種刻板印象覺得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丈夫,例如不知道妻子最好的朋友是誰 (不關心妻子)、失業後依靠妻子的財產經營酒吧 (丈夫沒有能力)、搞外遇 (BJ4)、在妻子的協尋記者會中露出燦爛的笑容、在記者會門口跟妹自拍合照、在協尋大會到處找人social (樂在其中)。 事實上這個丈夫的確是一個很不會看場合的白目,以上的小細節其實都是很容易可以避免的,所以老實說我覺得丈夫因為這些細節後來被社會輿論撻伐是還蠻活該的。 過去式支線:妻子的日記 講述著與丈夫的相識,兩人間的乾柴烈火,一直到婚後一切都變了樣,丈夫總是找藉口在外面鬼混不在家陪妻子。最後因為一次爭執中,丈夫用力的把妻子推倒到地上揚長離去,因此妻子開始害怕有一天丈夫會殺害自己,決定買一把槍來保護自己。 第二階段:=口= 第二階段的故事線全部回到現在進行式,在那一瞬間,導演自己直接暴雷原來一切都是假的,妻子為了陷害丈夫是怎麼樣做了長期的精心策畫,利用了鄰居,利用了調查局 (寫假日記),原本看到這邊想說「原來是這樣啊~」然後就開始等製作人員名單出來的時候,才熊熊發現… 這部片現在才要開始啊! 後續就是妻子如何反悔原本的自殺計畫,又是如何從危機中脫身,而丈夫又是如何在社會的輿論當中存活下來,流水帳就不寫了。 看完這部片,讓我想到大學時的哲學課,整堂課沒有什麼要背的東西,老師希望我們學會的只有一件事:永遠都要懷疑所有事情。就像前面說的,丈夫各項生活中的小細節都讓人產生各種刻板印象,但這些小細節發生的原因真的就跟我們心裡的刻板印象一樣嗎? 以本片為例: 不知道妻子的好友是誰 - 事實上是妻子為了陷害丈夫,偷偷趁丈夫不注意偷交朋友 記者會的燦爛微笑 - 是被記者要求 跟妹合照 -…

[看預告]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

上禮拜 (10/23) Marvel釋出了《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最新的前導預告 Here it is! Watch the @Avengers: #AgeofUltron Teaser Trailer right NOW: http://t.co/pGnQIskF8c #Avengers — Marvel Entertainment (@Marvel) 2014 10月 23日 這次的預告的資訊蠻豐富的,角色幾乎都出來了:復仇者原班人馬、腥紅女巫、快銀,還有Stark的對浩克專用Hulkbuster,最後當然是奧創他本人。 自從《鋼鐵人3》之後,Marvel的電影感覺想開始走內心戲路線,這次的預告片也走一種比較黑暗的風格,奧創那桀驁不馴的語調,和復仇者們互相的對立衝突,讓人看了覺得壓力好大啊! 研究了一下,發現《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有一些蠻有趣值得注意的地方 配樂換人做 可能之前《美國隊長》給Alan Silvestri配完之後,合作愉快於是就續約《復仇者聯盟》,但最近,Marvel轉而對Brian Tyler產生了無盡的愛,把《鋼鐵人3》、《雷神索爾2》,甚至Marvel自己的商標主題曲都讓Br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