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跟同事去採訪店家之後,結束不知道要去哪裡,索性就衝了一發《控制》,果然是最新目瞪口呆力作,看到劇情高潮大家都傻了。

點進去就要開始雷了喔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了,電影的前半段和後半段幾乎是完全不同的風格,我覺得事情是這樣的。

電影在前半段的走向,是以失蹤妻子過去的日記,以及時間線最前頭丈夫的故事,用一種非線性交叉的方式進行,基本上可以說是兩條同時進行,但時間點不同的支線。


第一階段:QQ”

進行式支線:尋找妻子的丈夫

在妻子失蹤之後,發現各項證據都指向一個事實:丈夫殺了妻子。

在大眾眼裡看起來似乎真的是這麼回事,因為各項生活中的小細節都讓人產生各種刻板印象覺得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丈夫,例如不知道妻子最好的朋友是誰 (不關心妻子)、失業後依靠妻子的財產經營酒吧 (丈夫沒有能力)、搞外遇 (BJ4)、在妻子的協尋記者會中露出燦爛的笑容、在記者會門口跟妹自拍合照、在協尋大會到處找人social (樂在其中)。

事實上這個丈夫的確是一個很不會看場合的白目,以上的小細節其實都是很容易可以避免的,所以老實說我覺得丈夫因為這些細節後來被社會輿論撻伐是還蠻活該的。

過去式支線:妻子的日記

講述著與丈夫的相識,兩人間的乾柴烈火,一直到婚後一切都變了樣,丈夫總是找藉口在外面鬼混不在家陪妻子。最後因為一次爭執中,丈夫用力的把妻子推倒到地上揚長離去,因此妻子開始害怕有一天丈夫會殺害自己,決定買一把槍來保護自己。

第二階段:=口=

第二階段的故事線全部回到現在進行式,在那一瞬間,導演自己直接暴雷原來一切都是假的,妻子為了陷害丈夫是怎麼樣做了長期的精心策畫,利用了鄰居,利用了調查局 (寫假日記),原本看到這邊想說「原來是這樣啊~」然後就開始等製作人員名單出來的時候,才熊熊發現…

這部片現在才要開始啊!

後續就是妻子如何反悔原本的自殺計畫,又是如何從危機中脫身,而丈夫又是如何在社會的輿論當中存活下來,流水帳就不寫了。

看完這部片,讓我想到大學時的哲學課,整堂課沒有什麼要背的東西,老師希望我們學會的只有一件事:永遠都要懷疑所有事情。就像前面說的,丈夫各項生活中的小細節都讓人產生各種刻板印象,但這些小細節發生的原因真的就跟我們心裡的刻板印象一樣嗎?

以本片為例:

不知道妻子的好友是誰 - 事實上是妻子為了陷害丈夫,偷偷趁丈夫不注意偷交朋友
記者會的燦爛微笑 - 是被記者要求
跟妹合照 - 丈夫明明就有盡力推辭,但還是被纏上硬拍照片

所有事情發生一定有原因,但原因跟你想的不一定一樣。

配樂

配樂是《社群網戰》原班人馬:Atticus Ross、Trent Reznor

就連曲風也跟社群網戰一模一樣,濃厚的電子音樂,沒有特定的旋律,走的是一種氣氛派的音樂,並不是那種你走在路上有辦法哼出來的東西。因此,當《社群網戰》得到當年最佳原聲配樂獎的時候,我超級無敵訝異的。(我那年完全私心馴龍高手啊啊啊啊啊啊)

幾乎每一首的底下都有一個強烈的低頻在底下襯著,音量忽大忽小,整體也沒有旋律以及和弦可言,純當作音樂來聽可能會作惡夢,但配上這部集心機、城府、角色遭受的壓力以及扭曲的內心世界為大成的電影,真的是Fu有到,邊打這篇文章一邊聽原聲帶,真的是內心會越來越沉重。

有興趣可以試聽看看 (可以點左邊的清單聽其他首)